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段将在2011年具备投产条件,届时海上LNG与中俄、中缅管道将共同构成天然气管网化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建成,中国有望在2011年实现天然气管网化。
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12月5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国脉万里行”新闻座谈会上发表上述观点。
据吴宏介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作为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西端与在建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途径14个省市自治区,南至广州,东至上海,主干线和支干线总长度近万公里。这是继西气东输一线、陕京二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我国又一条天然气大动脉。
其中,八条支干线全长约3760公里。这些支干线不仅把新疆塔里木气区和中西部的长庆气区连接起来,随时向二线提供约150亿立方米的应急保安气源,还向东、向南延展到干线没有覆盖的主要天然气消费区。
“广州-深圳支干线主要是为了满足香港,到南宁的支干线是为今后的西南通道打通联网。”吴宏说。
吴宏介绍说,西二线的西段——自新疆霍尔果斯到靖边的2700公里管线——预计明年12月31日具备投产条件。工程东段预计2011年6月30日具备投产条件。
除了将中亚天然气引入中国,中国大型石油企业还期望筹建中俄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据了解,中石油集团正与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启动缅甸至云南昆明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早些时候,中石油集团同缅甸能源部签约,在缅甸西部外海的3个深海区块勘探原油与天然气。中俄天然气管道也处于论证阶段。
“随着海上LNG的进入和中俄管道、中缅管道进入,从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形成中国的天然气管网化和气源多样化。”吴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