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月6日北京少数中石油加油站悄然降价,近两天一些民营加油站也开始跟进,价格战战火烧到北京。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清库压力导致降价不止,中国油价真正市场化还需时日。为稳定市场,专家建议设置最低限价,保障国内油品市场可持续发展。
降价脚步难以停止
1月11日上午,位于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西侧西二旗的一家民营加油站开始下调汽油价格,93号汽油每升5.10元。加油工李先生说,附近的一家中石油加油站前几天降了价,这两天到他们这儿的车辆明显少了,所以观察几天后老板让调价,比那家的价格再低6分钱。
调查发现,在其北边不到1000米处还有一座中石化加油站,那里的93号汽油依然是每升5.44元,而往南走1000米左右,在高速路东边,就是李先生所说的那座中石油加油站,其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5.14元。该加油站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是6日根据中石油总公司下发的通知降价的。降价以来,该加油站销量明显上升,每日比降价前大约增长一倍。
自国内成品油价格统一下调后,新年前后,中国成品油市场上演了一场价格大战。从上海燃起的硝烟,迅速蔓延至中国南部的大部分省区和北部个别省区。后来坊间传闻这场价格战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叫停,尽管北京曾一度宣称不会参战,但还是被卷入其中。上周末,中石油北京销售公司旗下双桥、西三旗等10余个加油站将93号汽油每升降了0.30元。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震说:“这次北京市场上的降价依然是中石油开战,民营跟进,但目前中石化还未见动静。北京市场上的降价虽属于极小范围内的行为,但在春节前后能否扩展开来依然需要观察。北京是中石化的核心地区,中石化占北京市场六成的份额,而中石油只占北京市场两成的份额,现在关键就是看中石化的动静。”
中石化北京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中石油北京降价他们事先并不知情,现在公司正密切关注。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石油问题专家赵宏图说,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北京的加油站近期倒不一定会像上海市场那样轮番降价,更有可能的是借新春之机搞变相降价,比如进行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
调查发现,位于北京海淀区农业大学附近的一家合资加油站近日推出加油送礼包活动,北清路中石化加油站则是加油20升送一张洗车券。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后这种促销活动在其他省市也非常普遍,许多没有明码降价的加油站都开展了免费洗车、办卡送积分等变相降价促销活动。
国内外突围为清库?
对于成品油零售价降价的原因,业内多数人士认为,一是市场供过于求,二是各加油站为了完成业绩。上述中石化北京公司那位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些推断,他分析,成品油市场降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消化库存,再一个是有降价空间。
目前全球经济正受金融危机拖累,石油石化终端市场急剧萎缩,中石油、中石化两巨头存在“憋库”问题。2009年,成品油消费税从生产环节征收后,每吨柴油要缴税1000元左右、汽油要缴1300元左右,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负担。“现在许多油企都试图以优惠价格快进快出,尽量保持低库存。”赵宏图说。
如果不快速化解高库存的瓶颈,产业链下游流通环节的压力就会传导到中游炼油环节,进而传导到上游的开采环节。据媒体报道,已有部分国内炼油厂开始限产。
此外,近期批发价格下跌导致批零价差增大,也为降低油价带来了空间。据了解,1月5日,广州市93号国III的成品油批发价格由每吨6600元-6650元跌至6300元-6500元,最大跌幅高达350元。
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也认为,油价还应再降。据他分析,现行国际油价水平基本相当于2003年初的水平,当时中国的油价在每升3.2元左右,估计目前的油价还有0.5元-1元的降价空间。
近期,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的走私油现象严重,当地市场已是供大于求,这也是逼使两巨头降价促销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国际成品油批发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中石油、中石化向社会加油站批发的油品价格在4400元-5000元/吨,国内外油价的差距,遂使走私成品油开始猖獗。“现在国际油价低位徘徊,两巨头不但不能享受低油价的利益,反倒面临走私油的挤压。所以促销腾库就成为首选。”王震说,当国际油价从1447美元跌到目前40美元左右时,无疑对其在国际油价高位时购进的库存产生了较大的压力,降价促销腾库不但可以释放这种成本压力,还可以从当前国际市场买进低价油,增加资金周转。
由于国内市场疲软,中石化、中石油还准备恢复自2008年6月份已停止的成品油出口行为,通过大量出口来消化库存压力。预计今年元月份国内炼油厂将至少有32万吨汽柴油出口,比2008年月度平均出口水平增加10万吨以上。
民营加油站很受伤
其实,在价格大战中,两巨头财大气粗,价格战很难伤其皮毛,最受伤的是势单力薄的民营加油站。浙江省杭州市祥符路民营加油站经理朱阿春在电话中说:“浙江人的性格很实际,低一分钱都很管用。我们如果不跟进降价,连一些老客户都保不住了。”朱阿春说,民营加油站在两个巨头的夹缝中非常被动,无论是品牌优势,还是进货渠道,都很难跟两大集团抗衡。面对两巨头打起的降价“车轮战”,民营加油站只能跟着跑。“按照目前这个趋势,如果再降下去,我们就可能批零倒挂了。”朱阿春说。
“因为民营和外资加油站没有规模和品牌效应,也就没有分量,在成品油市场竞争大门尚未打开的情况下,如果要想把价格战打成真的,还需要政策对第三方竞争势力进行适当扶持,以利于其成长和发展壮大。”赵宏图说。
为此,有专家建议国家设立降价底线。“新机制只规定汽、柴油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没有规定成品油零售价的下限,设置最高限价可以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防止垄断性高价的产生,与此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置最低限价,保障国内油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防止供大于求情况下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尤其是防止民营企业成为牺牲品。”北京大学经管学院能源专家杜伟说,为防止出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市场乱象,国家规定一个油价下限也是有必要的。“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的某些省份也是对成品油市场采取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且调价频率较快,正常情况下每两周调整一次,特殊情况下即时调整,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内油品市场的稳定和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