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集起来的成袋的原油

工人用舀子回收漂浮在水面上的原油
一场黑色“原油雨”数十亩庄稼遭殃
事发地点位于长清区与肥城市交界处省道104线东侧的一个山坡上。7月12日上午10点,记者赶到现场,从远处望去,原本绿色的山坡已整体变成了黑色。花生、玉米等庄稼如同淋了一场“原油雨”,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原油,青草、树木、石头都成了黑色。“唉,再过一个多月,这些花生就可以收了,现在全完了,太可惜了。”一位正在花生地里舀油的农民拔出花生苗惋惜地说。花生的根部缀满了已长成的花生。
原油泄漏缘于“油耗子”打孔盗油。在现场工人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原油泄漏的位置,管道打孔地点非常隐蔽,位于两块巨石和一处土堆中间的一片凹地里。事发时正值刮西北风,喷出数十米高的原油洒落后覆盖了半个山坡,距离约1000米远的一些杨树都被染成了黑色,覆盖面长1000多米,宽约 300米,数十亩庄稼遭殃。
现场严加看护防止哄抢原油
原油泄漏地点还留有抢修的痕迹。据现场的一名施工人员介绍,原油泄漏的具体时间为 9日凌晨1点左右,事发后原油储运部门闻讯马上停止了输油,相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对管道连夜进行了抢修。抢修结束后,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看护,防止出现有人哄抢原油的现象。
喷出的原油顺着山沟淌下,汇入马路边的排水沟和一条小河,向北一直流了几千米远,最后淌进了一个水塘。12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百余人正忙着对地上的原油进行回收,用舀子一点点地装进编织袋。中午时分,一辆德州牌照的大卡车赶到现场,装了满满的一车原油驶离现场。
发动当地群众帮忙清理原油
据现场的施工人员庞先生介绍,他所在单位为山东省显通安装有限公司华能分公司,专门负责该供油管道沿线一些配套设施的安装工作。 在这些清理现场的人员中,有40多个人是他们单位组织来的。“事发后,该管线所属单位与我们单位协调,雇用我们的人前来清理现场,一人一天五六十块钱,我们是昨天上午赶来的,下午就开始干活了。”庞先生说。
参与这次清理工作的除了一些维修工人外,有关部门还发动了一些当地群众。“每天一人能够回收五六十袋原油,大约会有四五十元的收入。”一位正在小溪边上回收原油的附近村民说。
肥城市公安局老城派出所民警一直在现场维持秩序,由于相关部门处置得当,事发后现场秩序一直很好。据现场的李警官介绍,自从事发开始,他们就不停地在山上轮流值班,一方面防止有人偷油,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人们抽烟,以免发生火灾带来更大的损失。对于盗油案件本身,民警表示还在进一步处理中,损失也有待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