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天然气缺口引发争议
2009-11-20 08:53 来源: 湖北日报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2
    今冬的第一场雪,使杭州、武汉等城市顿陷天然气困局。面对困局,调整气价、缓解缺气的呼声顿时四起。
  事实上,武汉市对居民用气已开始设限。无需采暖用气的,凭卡每4个月限充160立方米;有采暖需求的,需向天然气公司报备,每月可充300立方米,但只限于11月、12月。
  “气短”升高调价声调
  “环保”、“优质”、“价廉”。
  自打2004年左右天然气开始进入中部及沿海城市后,这6个字一直成为相关企业及政府推广天然气宣传关键词。
  天然气的确显示出其价格优势。2005年6月至今 ,武汉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一直保持在2.3元/立方米,而同期纽约市场国际石油价格已从每桶56美元涨至11月17日收盘的78美元。如果是瓶装气,武汉家庭一般一个月一坛,14.5公斤的瓶装气最新价是99元,如果烧天然气一月用30立方米,也仅69元,便宜44%。
  一辆出租车加天然气每立方米价格3.35元,已几年未调价。同样跑一天,比烧油便宜上百元。
  然而,过分强调“优质、价廉”的宣传,很快显示出其另一面的副作用,明显的比价效应让天然气需求直线上升。200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45亿立方米,2008年达到720亿立方米,平均增速率达14.4%。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由于天然气探采不足,我国只得从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大量进口。国外气源随石油价格上扬“水涨船高”,如西气东输二线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到达中国边境价已达2元/立方米。算上管道和运营成本,大大高于现行大多数城市居民用气价。
  大面积缺气的尴尬,使得“涨价抑制需求”的声调近日迅速升高。中石油规划总院的一位所长对一家中央媒体称,目前天然气价格偏低,生产商没有太大的利润,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专家11月17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天然气与石油、电、液化气等能源有比价相应,但天然气却与后三者差价越拉越大,不理顺价格体系,既不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也反映不出天然气的稀缺性。
  破除垄断、多元储备方是上策
  缓解天然气紧缺只有涨价吗?
  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叶学平表示,价格调整有助理顺供求,但天然气和水、电等商品一样,属生活必需品,家庭用量很难随价格提高而降低。撬动价格杠杆不能解决最终供应难题,需要多元化储备和竞争,也需要寻找更多替代性能源,避免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
  目前,武汉天然气全靠中石油供气,无论上游检修或天气陡然变化都会导致供给武汉的气量缩减。而在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已经吸引中石油、中海洋建厂,从国外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以备不时之需。而武汉缺乏此类储备基地来调节天然气供应。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认为,我国气价确需调整,但缺气最根本还是因为中国勘探开发天然气的主体单一,基本上是垄断,对于垄断企业而言,价格多高都不够,只有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企业勘探开发天然气,才会像美国一样形成市场定价,保证气量供应且价格便宜。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哈尔滨河润街136号 客服电话:96377 邮编:15000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网站icp备案号:黑ICP备110064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