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遭遇大规模寒流,暴雪自北向南推进。据各媒体报道,冬天提前导致南方天然气需求猛增,车用天然气,民用天然气都出现不同程度短缺。武汉告急,郑州告急,天然气短缺成为各地的能源瓶颈。对此,和讯财经连线了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董秀成教授,针对南方出现的天然气“气荒”现象予以评论。
和讯:在目前冬季天气寒冷,居民供暖等方面急需天然气配给充足的情况下,南方则出现了气荒现象,为什么在南方会出现严重的天然气短缺现象?
董秀成:从根本上讲,目前国内天然气资源短缺,供应量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加,这次全国天气突然变化,暴露了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上的不足。
和讯:对此,国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可以保证天然气供应?
董秀成:目前居民使用的天然气由地方城市燃气公司供应,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只能是限制一些工业用户的使用,此外还可以对现有气源进行适当增加,当这种方法实施较慢,不适合快速的应急。
没有能够快速进行天然气补给的问题根源是,目前国家没有建立大的天然气应急库存。相比之下,石油的应急措施相对完备,在柴油出现紧缺的情况下,可以由石油库存提供补给。
和讯:有媒体报道因目前国内天然气定价过低,国有能源巨头投入不足,导致了天然气短缺现象的发生,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董秀成: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供应高度垄断,由国家管制价格,虽经多次的定价改革,但目前还是有天然气价格体系混乱的问题,体现在不同的气源价格不一致,统一气源针对不用用户的价格不一致,此外内外价格不一致的三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涉及到千家万户,价改问题非常敏感,因此多年来只听楼梯响,未见具体措施的出台。但目前,进口天然气的价格过高,已经有倒挂的问题,一次各方面也在推进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改革,而且力度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