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和2001年,利川市和恩施市天然气先后通气点火,恩施市民在湖北省率先用上了清洁能源。
10年过去,目前恩施州已有居民用户75000户,商业用户3000多户,还有8户工业用户,全州年用气量达到6800万立方米,其中,民用3500万立方米。城区天然气居民用户普及率达35%,天然气已成为恩施州县市城区的重要能源。
11月8日,恩施市政府与恩施州通龙燃气有限公司(下称通龙公司)签订《湖北省恩施市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合同》,这标志着州城除了拥有建南气矿、忠武输气管线天然气外,还拥有了第三股气源——川气,也成为省内拥有气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但目前,最先使用天然气、拥有三股气源的恩施,却一直受气荒困扰。恩施民生天然气公司其经营范围已涉及到州城80%的区域,但所使用气源供气却无法保障高峰用气而屡屡出现气荒。恩施州通龙燃气公司全年供气量可达到6000万立方米,暂时又面临有气无处销的困境。
有经营区域而供气量又得不到保障,有充足的供气量却又无处供气,一家有市无场,一家则有场无市。
坐拥三股气源,却仍面临气荒,如何整合天然气资源,实现平隐安全供气,这需要各相关部门、各经营企业共同努力,造福广大市民。
洗澡时突然停气没有了热水,烧饭时停气饭菜不熟……近几年来,州内绝大多数天然气用户都遭遇过如此尴尬,冬季气荒已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从天然气在州城通气点火以来,发展十分迅猛。恩施民生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民生公司)总经理谭隆泽介绍,2002年至2005年,是民生公司飞速发展期,“每年新增几千户”。
利川、恩施使用上天然气后,民生公司迅速扩张,宣恩、来凤、咸丰以及湖南龙山、重庆黔江也先后用上天然气,都是使用的建南气矿气源,由民生公司供气。2004年,州城新增近1万用户。当年底,民生能源集团在恩施州5县市有4万多户居民用户、600多户商业用户、3户工业用户,还有600多辆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
随着民生公司的扩张,供气矛盾开始出现。2005年1月,恩施州出现第一波“气荒”,全州日缺气量最高达2万立方米。部分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随后几乎每年冬季用气高峰都出现“气荒”,民生公司也因此备受质疑。
“今年冬季供气依然很紧张,政府及相关企业会采取措施力保居民生活用气”。说起今年冬季的供气状况,州燃气办主任曹明旭如此说道。
据曹明旭介绍,预计今冬明春日用气最高峰达到26万立方米至28万立方米,而建南气矿向利川方向日供气量最大只有24万立方米,还包括湖南龙山、重庆黔江的用户,这意味着州内冬季仍然面临缺口,“气荒”仍然会影响市民生活。在恩施城区,民生公司供气的居民商业用户近4万户,日用气量将达到8万立方米,和全州其他地方一样,冬季仍面临供气紧张局面。
据民生公司总经理谭隆泽介绍,今年冬季,民生公司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供气,该公司在利川新建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可从重庆市石柱县运输液化天然气到利川补充气量,每天可补充1万多立方米。
为了确保州城供气,在相关部门协调下,从今年6月到年底,由恩施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下称中油公司)为民生公司转供气,年底合同到期,会不会继续转供气,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除了民生公司经营的范围外,由中油公司供气范围用户有2000户左右,其中还有烟厂、加气站、烟叶复烤厂等几个工业用户。该公司总经理李晓云介绍,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其他时间,中油公司都能保障供气,市民及其他用户不需要担心。
经营区域与供气能力矛盾凸现
1998年州政府招商引进民生能源集团,2001年4月3日,恩施城区天然气通气点火,目前民生公司发展的用户已近4万户,涉及州城80%范围。
2005年,忠(重庆忠县)武(湖北武汉)天然气输气管道在恩施市开口。中油公司以此为气源,向恩施城区供气。根据合同规定,中油公司经营区域为三孔桥、州经济开发区、金桂大道及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2007年3月29日,恩施中油开始向州城供气。3年多来,恩施中油发展了1500余居民用户、100户商业用户和6户工业用户,并向亿利达恩施市CNG加气站供气。
11月8日,恩施市政府与恩施州通龙燃气有限公司(下称通龙公司)签订《湖北省恩施市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合同》。按合同约定,恩施州通龙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将为恩施市白杨坪、屯堡、龙凤镇向家村和三河村、舞阳办事处七里坪区域提供民用、商业、工业用气,为州经济开发区、龙凤高中和筹建中的第二座加气站提供保障性气源,同时为城区输配补充天然气。
“我们现在有能力供气,但经营区域受到限制,恩施仅一所民族高中为较大的用户,其他居民用户只是七里坪小范围,天然气无处销售。”11月11日,通龙公司副总经理宋非介绍,通龙公司主要是利用“川气东送”输气管道所输天然气,管道已在恩施市白杨坪分输站设下“接口”,每年可为恩施州供应6000万立方米天然气,而以目前的经营区域来看,如果不向其他公司转供气,一年1000万立方米的销售任务都难以完成。而按规定,用气计划需要根据当年的用气量申报,如果第一年的用气量较少,第二年难以申报更多的用气量,这将有可能影响供气。
受建南气矿产量限制,民生公司的无限扩张,再加上恩施州用气结构不合理,多种原因造成“气荒”。恩施州属于山区,冬季市民有烤火的习惯,造成冬季用气是热天的几倍,利川冬季用气量与夏委用气量是3:1,恩施则是1.5:1。
针对民生公司供气的情况,广大市民是怨声载道。恩施市航空路居委会书记罗守碧提出,民生公司应库存气源,以保证冬季用气,减少气荒;恩施宏昌出租公司总经理张志明则提出,民生公司应该有计划的发展,考虑供气能力,不能无限制发展,最后无气可供。
目前,城区大多数市民都使用智能气表,需要用卡先购气再便用,但民生公司仅在公司办公地点设置一个收费点,对市民来说很不方便。对此,很多市民都提出,民生公司应在城区增设服务网点,方便市民缴费。
天然气资源整合迫在眉睫
目前,恩施州形成了3股可利用的管道天然气气源。但受各自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气源整合迫在眉睫。
针对民生公司冬季无法保障供气,从2007年天始限制发展用户。在州城,恩施市燃气办已多次要求民生公司限制发展用户。早在今年6月,恩施市燃气办通知民生公司必须确保冬季供气,从今年7月起到明年3月严格按计划供气,并于每月3日将计划上报。同时要求,民生公司书面承诺日供气量,7至9月每天不低于4万立方米供气量,10月至12月每天不少于7万立方米,2011年1月至3月每天不少于8万立方米。
据恩施市燃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办已责成民生公司停止入户办理业务,严格履行原签订合同,如无法履行,恩施市燃气办将依法重新核定民生公司的经营范围,引进其他燃气公司进入城区天然气市场,以保证恩施城区天然气的正常供应。虽然恩施市燃气办已要求民生公司停止办理入户业务,但随着州城的发展,各个小区随之兴建,市民入住需要办理开然气入户手读,完全停止办理入户不可能。对此,恩施市燃气办要求民生公司必须与开发商签订供气合同,保障供气,在能保障供气的前提下办理入户手续,同时要求民生公司及开发商必须将天然气供应情况告之所有居民。
针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气紧张局面,恩施市燃气办将通过市政府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办公室停止使用天然气取暖,同时倡议市民尽量采用其他取暖方式,节约资源。
据了解,民生公司与恩施市政府签订的经营合同2014年将到期,按合同规定,届时民生公司将把管网移交给政府,而在此前,其经营范围也许不可能有大的改变,这意味着通龙公司有气无处消化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
对此,州燃气办主任曹明旭说到,恩施州从单一的气源到拥有三股气源,以后还可能拥有4个气源,将对恩施州今后天然气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而天然气气源的利用,不仅仅是企业间的问题,作为涉及民生的能源,气源如何利用是政府统筹考虑协调的事。在民生公司到同到期以前,政府主管部门将协调各家燃气经营企业,进行转供气以确保居民供气,合同期满,有可能改变现有的供气格局。
曹明旭介绍,州燃气办已请专家把恩施州如何有效整合天然气资源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很快就会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