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将会快速发展
2011-02-15 10:00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0
    近年来,天然气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和成本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广。根据国际天然气汽车协会统计,2000~2009年,全球天然气汽车由129万辆快速增长到1136万辆,年均增长速度达27.3%。截至2009年底,全球天然气加气站总数达到16513座。
   油价的不断攀升,令石油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主要的石油消费国都在试图减少对石油的迷恋,积极寻找汽油和柴油的替代能源。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市场对电动汽车、生物燃料寄予厚望,但与前两者相比,天然气汽车的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忽视。随着长输管网的建设和供气条件的完善,我国天然气汽车发展迅速。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规定天然气汽车属于“优先类”用气项目,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天然气汽车发展的进程。截至2009年底,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已经发展到45万辆,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乌鲁木齐、西安和兰州等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2010年,我国各省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天然气汽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天然气加气站已超过1000座,山东省是我国目前拥有天然气加气站数量最多的省份,约占全国加气站总量的15%。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专家戴家权预计,未来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将会快速发展,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0万辆,2020年将达到300万辆。
   在未来发展中,天然气的气源供应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尽管推广天然气汽车符合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要求,但应在气源有保障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加气站数量,
  扩大覆盖范围。从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一些城市在出现时段性气荒时,为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汽车用气往往要被首先限制,甚至停止供应,给汽车用户造成极大影响。从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天然气汽车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使用范围,从战略高度评估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的效果,进而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推进模式。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受到气源因素制约的同时,还面临着加气站设施不配套的问题。从美国发展天然气汽车的经验来看,加气站的建设进程将直接影响到天然气汽车的经济性。在未建立起足够加气站前,汽车制造商不愿意投资生产天然气汽车。这导致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领域,如公共交通、废物收集及港口物流等。天然气汽车的广泛分布使用需要政府给与大力支持,包括建立天然气加气站网络,大力生产多种天然气引擎及汽车,从而形成比柴油成本更加低廉的竞争优势。
   我国天然气重卡经过几年开发,产品技术已十分成熟。继陕汽、华菱、东风商用车等企业推出天然气重卡后,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天然气重卡市场的竞争,开发出天然气牵引车、自卸车、水泥搅拌车等车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天然气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加气站设备、发动机和汽车配套零部件的国产化大幅降低了天然气汽车的投入,为天然气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预测显示,未来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2015年均增长100亿立方米以上。2011年天然气产量可达到1050亿立方米,2015年突破1500亿立方米。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提升以及加气站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将会快速发展。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哈尔滨河润街136号 客服电话:96377 邮编:15000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网站icp备案号:黑ICP备110064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