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海是出席此间召开的“2011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时作上述表示的。
陈守海介绍说,天然气储备应当包括战略储备和调峰储备两部分。战略储备用于应对战争、禁运、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短期供应中断,目前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均提出了天然气战略储备概念;调峰储备则用于应对天然气消费的峰谷差,包括季节调峰、日调峰、小时调峰和瞬间调峰等。
陈守海认为,由于不断处于注入和抽取过程中,天然气储备是一个变动中的量,不是定量。峰谷差越大,需要储备的天然气越多。供气不中断的情况下,调峰储备量和消费总量无关。总体来看,参照美国经验,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最少需要建立60日消费量的天然气储备。
陈守海建议,商业储备应当成为天然气储备的主体。他分析说,天然气储备成本昂贵,包括储气库、罐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储备气采购成本和财务费用 等,无论对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企业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建立储备。因此,应当从制度上使企业有自主建立天然气储备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 力。
陈守海建议,应当建立以“利益引导、内生动力、简化监管、政企两便”为核心的自主储备体系,国家可以在项目审批、金融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但不宜直接补贴天然气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