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清
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全球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天然气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针对中国石化天然气开发主战场——特殊天然气藏,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在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
特殊天然气藏是天然气开发的主力军
其中,高含硫碳酸盐岩、致密低渗砂岩、火山岩等特殊天然气藏是天然气开发的主体,占中国石化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动用储量、产量的90%以上,在天然气业务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
然而,实现特殊天然气藏有效开发面临诸多难题。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礁滩相储层纵向上多期次发育,平面上相变快,储层岩性、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储层精细刻画及含气性预测难度大;气藏高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态复杂,开发过程中易产生硫沉积,严重影响气井产能。
致密砂岩气田储层沉积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储层及含气性的预测、有利开发区优选及定量评价难度大;致密储层条件下渗流机理复杂,开采规律有待深入研究;水平井分段压裂是致密砂岩气开发的主导技术,但其优化部署、设计等配套技术尚需进一步完善。
多技术协同攻关实现天然气大发展
近年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针对特殊天然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围绕特殊天然气藏高效开发,科技攻关和生产支撑有机结合,在气藏精细描述、开发选区评价、产能评价与预测、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开发部署与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多项技术进步,有效支撑了中国石化天然气新区产能建设。
围绕储层精细刻画和有利目标区优选形成了特殊气藏精细描述技术。他们研发了礁滩储层精细刻画技术,建立了礁滩储层发育模式;形成以储层构型为指导的三维精细地质建模技术,精细表征出储层的非均质性及物性参数三维分布,为井网部署和井位设计提供了准确依据;形成了集储层预测、地质建模、产能预测和经济评价于一体、动静结合的定量选区评价思路和方法,解决了致密气藏有利目标区带的评价筛选问题,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他们持续开展特殊气藏渗流机理研究,进一步认识了复杂气藏开发过程中的渗流特征。针对气藏开采过程中有效应力的变化特征,在国际上首次研制了一套超高压气藏储层应力敏感实验装置,提出变压差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形成了特殊气藏应力敏感实验评价技术;针对致密低渗气藏地质特征,开展了储层条件下的气体低速渗流实验研究,为气井产能准确评价及开采动态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们形成一系列气藏工程技术方法。在渗流机理研究基础上,形成了四种产能评价方法、两种动态储量计算方法、两种致密气藏气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和特殊气藏动态预测技术,满足了动态跟踪分析及开发方案编制和优化的需要。
他们形成高含硫碳酸盐岩、致密低渗等特殊气藏开发技术政策及方案优化技术。针对高含硫碳酸盐岩、致密低渗等气藏地质特点,气藏工程与经济评价相结合,形成了气井有效开发技术经济界限、层系优化组合、开发井网优化、压裂水平井优化设计、开发指标优化及经济评价等技术。
为实现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再跨越做好技术支撑
上述技术的应用,有效支撑了普光、大湾、元坝、松南等气田的顺利投产和大牛地气田的持续建产上产。
当前,在低油价寒冬期,天然气作为中国石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重视。“十三五”期间,石勘院将继续秉承贴近生产、加快创新理念,为实现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致密低渗气藏有效开发和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
他们重点完善储层精细刻画、三维地质建模、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等技术;发展裂缝性储层定量表征技术、复杂气藏多相渗流理论、复杂结构井气藏工程研究方法等;攻关深层岩溶性储层精细刻画及开发优化技术、考虑气液固相变的高含硫气藏数值模拟技术、与二氧化碳封存配套的提高气藏采收率技术等,为实现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的再跨越做好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