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管理团队
公司简介
燃气服务
微客服
优化营商环境
7*24小时客服、抢险热线
办事指南
营业网点
服务承诺
燃气安全知识
燃气检验报告
收费标准
我要投诉
中庆E客服
公司公告
>>更多
关于道外区新乐小区周边部分道路隐患改造期间变为单行道的公告
[24-12-19]
2024年度燃气工程系列(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名单
[24-12-10]
关于2024年度全市燃气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24-09-10]
关于2024年度全市燃气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笔试考试和面试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
[24-09-06]
2023年度燃气工程系列(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人员公示的通知
[23-12-1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室内管整体改造(新工艺)施工计划
[23-09-28]
关于2023年度全市燃气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23-08-24]
2022年度燃气工程系列(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人员公示的通知
[23-02-20]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中国天然气管道运输储存及消费现状分析
1. 天然气管网初具规模
根据中
石油
研究数据,自20世纪60年代中国建设了第一条输气管道巴渝线以来,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至2012年底,中国天然气主干管道总里程约5.5万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陕京线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为主干线,以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基干管网,同时川渝、华北、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区域管网,“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基本形成。管输能力超过1600亿立方米/年。 2013年,中石油累计建成国内外管道长度超过1万公里,投运超过8000公里,创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年底,西北战略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具备投产条件;西气东输三线建设全力推进,西段霍尔果斯—连木沁段下半年分段投产,东段控制性隧道工程施工进展顺利;西南天然气战略通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实现与西气东输二线和中贵线的联网;海上战略通道——唐山LNG的建成投产,提高了环渤海地区的季节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
2. LNG接收站快速推进
根据中石油研究数据,我国LNG接收站建设快速推进,2007年,仅有
广东
大鹏一座,接收能力370万吨/年。截至2012年底,建成6座,接收能力1880万吨。目前在建项目7项,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接收能力4000万吨/年。
3. 储气库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中石油研究数据,我国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2012年底,建成大港、京58和金坛、刘庄、文96共5个储气库(群),累计工作气量21亿立方米,占全国消费量的1.4%,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近期,我国主要采用的调峰方式除地下储气库外,还有可中断用户调峰、主干管网管容调峰和气田放大压差提产调峰等。但上述措施都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储气库建设。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储气库工作气量将达到257亿立方米。
4. 我国天然气消费前景广阔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676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5.9%。但仍远低于全球24%的平均水平。
从2000年以来的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5.66倍,年均增速达到15.7%。高于产量增速4.1个百分点。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3》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排名世界第4位。
我国天然气的消费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化转变。根据中石油研究数据,2000年以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以油田生产工业燃料用气和
化工
用气为主,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比重较低。2000年以后,随着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建成投产,用气领域发生转变,城市燃气成为第一大用气领域。2000~2012年,城市燃气从43亿方增至578亿方,比重由18%上升至39%;工业燃料比重由41%降至29%;发电供热比重由4%升至18%;化工用气由37%降至14%。
上一篇 >
天然气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下一篇 >
天然气处理工艺
返回
中庆E客服
安全用气
常识
纪检监察信访
举报流程
举报信访
信箱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哈尔滨河润街136号 客服电话:96377 邮编:15000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网站icp备案号:
黑ICP备110064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