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我国LNG产业初现曙光
2008-03-20 19:21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56
  从部署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规划开始,到广东LNG项目的投产,再到福建、上海LNG项目气源的落实,我国LNG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构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多元化的供应体系,LNG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由中海油集团承建的福建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一期工程新增3号、4号储罐在福建莆田秀屿接收站动工建设。这是福建LNG总体项目的又一项重要配套工程。
  近年来,作为国内LNG项目的先导者,中海油频频与各省合作开展LNG项目,除福建外,中海油还在广东、上海完成了LNG项目的布局。另外,中海油积极与世界天然气大国合作,以缓解国内的能源紧张状态。
  专家表示,天然气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到需求国,而管道铺设一直受到技术和政治因素的多重限制,使得天然气一直无法通畅地运输到需求国。另外,一旦生产国发生威胁供应安全的事件,相应的进口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因此“断气”。而LNG项目不需要铺设管道,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同时,发展LNG还能稳定全球的天然气价格,降低需求国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LNG受到世界上众多燃料需求国的欢迎。
  三足鼎立
  在油气资源日趋势紧张的今天,LNG项目在中国正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莆田市凭借地域优势积极抢占油气资源。广东省已将LNG作为未来使用能源的新方向之一。“近年来,在国际能源紧张的局面下,广东能源供应偏紧,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利用效率低,能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等问题日渐凸显。广东必须建立一个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战略。”广东省副省长钟阳胜表示,广东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23个能源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3500亿元。
  据了解,目前广东已经有深圳大鹏LNG项目与珠海高栏港LNG接收站两个LNG项目投入运营,其气源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广东省政协委员吕平表示,两个LNG项目的运营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又一能源选择。据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民用及部分电厂已经使用了LNG燃料,目前车用LNG燃料也将成为现实。
  广东看中的是澳大利亚的天然气资源,而上海则相中了马来西亚价格较低的天然气。早在2006年,上海市政府就会同中海油集团与马来西亚签订《液化天然气合同》,全力引进马来西亚的天然气资源。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把加强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节能降耗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液化天然气,与西气东输、东海天然气、川气等形成多气源供应格局,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已经建成3座LNG接收站。2008年年中,上海将形成年接收处理300万吨液化天然气,达到年供应上海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能力。”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发展处处长夏梅兴表示,这样一来,上海的能源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福建省莆田市也与印度尼西亚签订资源购销协议,成为继广东、上海之后,又一个获得LNG资源长期购销协议的地区。
  “从部署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规划开始,到广东LNG项目的投产,再到福建、上海LNG项目气源的落实,我国LNG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国金证券研究所能源分析师龚云华表示,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构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多元化的供应体系,LNG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LNG大有可为
  “除了应对目前的能源紧张,需要开拓其他能源的因素外,LNG本身所具备的多种优势也是三省市发力的关键。”龚云华表示。
  据了解,每吨LNG在气化过程中相当于释放了830-860兆焦耳的冷能,同样的制冷方式需要850千瓦时电能,如果将冷能用于其他项目,每吨LNG可以节电500-700千瓦时。同时,LNG在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可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加以利用,用于空气分离、轻烃分离、低温粉碎、海水淡化、冷冻冷藏、制造干冰和发电等项目。例如,低温粉碎可用于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的废物利用,LNG的冷能也可使海水中的淡水率先凝固。LNG冷能的发电技术原理是将常温下的气体液化后,再令其沸腾发电。
  LNG冷能的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源供给,而且相对于传统能源,LNG冷能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一种绿色环保能源。
  据悉,LNG冷能空气分离项目以空气为原料,利用LNG冷能和少量电能使之低温液化,分离出液氧、液氮等工业气体产品,是一个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项目。作为天然气的一种利用形式,液化天然气解决了气态天然气不利于远途运输的问题,从而帮助进口国摆脱对能源出口大国的过度依赖。“由于天然气更环保、经济,全球对这种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龚云华表示,较之煤炭和石油,天然气污染小,符合《京都议定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要求。为了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对液化天然气的兴趣越来越浓。
  竞争愈演愈烈
  LNG项目广阔的市场前景令中石油及中石化“眼红”,他们不甘中海油独吞这块“肥肉”,纷纷加入到LNG项目的争夺中。目前,江苏被看作一个必争之地。
  “三大能源巨头抢占江苏,不仅是由于江苏省越来越被看好的市场前景,更因为它已经成为各自在华东地区展开LNG布局的重要一步。”上海东方油气网高级市场分析师詹培认为,江苏的工业发达但是能源紧缺,尤其是煤的使用在整个能源比例中不到20%,需要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替代能源,因此天然气成为首选。
  江苏省发改委西气东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经济发展速度快,天然气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需求量巨大,建3个350万吨的LNG项目并不算多”。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家公司已分别在江苏的如东、连云港、盐城建设了一期350万吨的LNG码头及接收站,均建设了6台39万千瓦机组的燃气电厂。
  “除了江苏,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建立LNG接收站。”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对于三大能源巨头均谋划在江苏布局LNG项目的举措,江苏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让一家企业独霸江苏LNG市场,他们将充分体现各个企业在业务上的偏重,以及相互渗透的关系。
  詹培表示,这或许是江苏省政府在向多家能源巨头示好。“业务上多家竞争有利于LNG市场的发展,将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谁的前期投入和配套完整,谁就能抢先一步”。
 
 相关链接
  世界LNG进口国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
  日本是世界上LNG进口第一大国,每年进口量在5000万吨以上。最近几年美国也成为LNG的进口大国。这些国家进口LNG和其自身能源结构的情况各不相同。
  日本于169年制定燃气国家标准。当时日本的燃气主要依靠从石油炼制中分离出来和进口LPG,所以标准热值相当高,低热值相当1.1万kcal/m3。1985年引进LNG后取代了部分石油产品,成为日本清洁燃料的主要来源。日本从1989年进口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WAS)的LNG,按照15年照付不议合同,已经连续进口了1600船LNG。该合同2008年到期,经过谈判,又续签了400万吨/年的合同。
  美国的情况不同。美国南部墨西哥湾附近有大量的凝析气田和油田伴生气资源。美国从这些天然气中分离出C2+作为裂解乙烯的原料。美国2700多万吨/年的乙烯70%都是以C2+等轻烃为原料生产,分离剩下的甲烷用做燃气。美国大部分管道天然气热值在850kcal/m3左右,相当于甲烷的热值。
  近年来,美国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LNG大部分都是湿气,热值较高;美国面临的是如何解决不同来源天然气热值差异大的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使乙烯工业向第三世界国家的转移,美国已经不再在本土发展石化工业。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哈尔滨河润街136号 客服电话:96377 邮编:15000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网站icp备案号:黑ICP备110064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