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十年,对于全球能源市场而言,中国和印度人口无法阻挡的增长以及两国工业的发展将至关重要。
在两国能源组合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廉价且容易获取的煤炭。但随着两国人口财富的增长,住宅区和轻工业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
目前,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组合中所占比例仅有大约3%,在印度所占比例不足8%。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称,预计中印两国的工业将继续依赖于煤炭,因此到2020年,两国天然气消费预计仅将分别增长8%和12%。
但这一看似较小的相对增幅,应足以使中国和印度在此期间的天然气消费分别增长两倍和一倍。
尽管中印两国的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增加,但目前已开始无法满足总需求,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两国国内产量在2020年过后不久就可能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显示,中印两国合计仅占全球天然气储量的3%左右,因此两国的天然气进口预计将大幅增长。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天然气需求将达到1280亿立方米,印度将达到610亿立方米。
两国需求总额约占目前全球天然气消费的5%。但两国能否获取更多天然气或进行有效交易,则是另一个问题。
过去两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明显走强,尤其是全球液化天然气行业的腾飞,让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陷入了对弹性天然气资源的直接竞争。
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印度和中国天然气进口的经济效益能否持续,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多数人口负担不起按国际价格出售的天然气。
不过,两国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的建设都进展迅速。
印度已经建设了两座工厂,年进口能力合计达100亿立方米,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将进口能力扩大到250亿立方米。
中国目前的天然气进口能力约为50亿立方米,预计其它在建及计划建设项目将使进口能力再增加400亿立方米。
中印两国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未来几年印度国内天然气勘探领域的状况,以及中国是否会继续推行其宏伟计划,扩大来自俄罗斯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中亚国家的天然气管道进口。
在印度,所有人都在关注克利须那河-哥达瓦里河盆地的开发。6年前,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牵头的财团在此地探明了2800亿立方米可开采天然气储量。该气田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投产。
由于地缘政治问题导致从巴基斯坦、伊朗和缅甸进入印度的管道工程受阻,印度已转向其国内勘探领域。
政府对勘探及生产企业天然气定价模式的改革,鼓励了这些企业加紧勘探及生产活动。
不过,国有石油企业承担的高额国内天然气价格补贴,抑制了市场上的天然气总供应。
在中国,政府正按照高度乐观的计划,扩充天然气管道网络,将其与来自俄罗斯的供应管道相连接。但由于具有政治敏感性的管道线路问题及环保方面的担忧,这些计划已经失败,而且直至2015年前后,可能都不会成为一个现实的提案。
与此同时,中国2005年竣工的长达数千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已准备好吸收来自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进口天然气,不过由于相关成本,该工程可能并不经济。
即便这些问题能够解决,中印天然气市场能否真正腾飞的关键,仍将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功。液化石油气热值高于天然气,是城市家庭烹调所青睐的加压燃料,同时还可用于轻工业。
随着城市中心家庭收入增加,更多印度和中国人开始购买液化石油气灶具,但要将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普及到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许多物流方面的障碍。
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乔纳森•斯特恩(Jonathan Stern)表示:“你将需要大量昂贵的配送网络,新客户可能非常贫困,并且可能会有许多复杂的物流及支付问题困扰该行业。”
他预计,对液化石油气的兴趣将来自以城市为基地的新产业,但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