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天然气利用”期待破题
2010-07-29 09:28 来源: 昆明日报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5
 
     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中,对全市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其中包括“围绕中缅油气管道、石油炼化、天然气入昆等重大项目,发展新能源”,但市级层面的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对昆明而言,天然气综合利用这个新课题期待尽快破题。
 滇能“缺油少气”
  云南省早在去年9月公布出台十大产业发展规划时,已将能源产业纳入其中,并提出“打造国家西电东送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新兴石油炼化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云南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三基地一枢纽”,把云南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的发展思路。
有关统计显示,2008年,全省能源工业销售产值912.41亿元,实现增加值340.58亿元,占全省GDP的6%,上缴利税142.48亿元。而云南的能源产业当前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为主,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能源产业工业总产值的71.7%、14.7%、12.2%、1.4%、0.03%。
从上述一组数据不难看出,云南现阶段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将这样的矛盾概括为:能源体系不完整,缺油少气;缺乏大型调节性水库支撑,丰、枯期电力供应矛盾十分尖锐;电源建设布局与工业建设布局不协调,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脱节;煤炭开采技术和产业集中度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有待深化,电煤供应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700亿元的边际效用
  举世关注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上月终于落定。按照规划,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及炼化基地建设在云南境内投资约700亿元,包括管道本身、相关设施以及原油炼化基地建设等投资——这成为云南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
同样一个大项目,对一个落后地区所产生的边际效用远远大于其对一个先进地区所产生的边际效用,更何况,云南尚处于“欠发达”与“缺油少气”的交集当中。
因此,云南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建设水电为主的国家级电力基地为中心,以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建设为突破,以提升煤炭开发层次稳固基础,以太阳能和非粮生物质能开发为重点积极有序开发新能源。……发挥云南省水电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的优势,打造国家西电东送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新兴石油炼化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云南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三基地一枢纽”,把云南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油气产业被提到了仅次于水电产业的位置。
在昆明市“三年倍增、六年跨越”行动计划中,安宁工业园区因为拥有千万吨级别的石油炼化基地项目,到2015年,其石油化工产业要形成一个规模达200亿元的产业集群,整个园区的经济总量要跃居全市所有园区第二位。
“天然气利用”期待破题
  有关统计显示,现阶段云南的能源消费水平总体较低,2008年云南省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全国的77%,人均电力消费量为全国的65%,人均天然气消费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人均石油的消费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
作为一种稀缺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对于正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昆明而言可谓多多益善,因为其可广泛用于城市燃气、车用燃料、工业燃料和发电等领域。特别是随着全省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化工、有色、冶金等为代表的载能工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5年省内用电负荷可达3000万千瓦以上,煤炭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预计省内需求13200万吨原煤。
与未来高企的原煤消耗形成悖论的是,国家正在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填补了云南油气产业的空白。
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纲要中,对全市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其中包括“围绕中缅油气管道、石油炼化、天然气入昆等重大项目,发展新能源”,但市级层面的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
随着“能源外交”与“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新亮点,云南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陆路通道的地位再次突显。新一轮发展无异于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得先机者得天下。石油炼化项目落地昆明,将为本地创造产值数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而据了解,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在昆明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对昆明而言显然是一个新课题。与昆明相比,一些兄弟州市显得对此更加积极。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哈尔滨河润街136号 客服电话:96377 邮编:150001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网站icp备案号:黑ICP备11006401号